各有关单位:
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医院对科研、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等医学研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其特有的安全性与风险性 、公益性与趋利性并存等特点,给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伦理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提高科研及新技术、新项目伦理审查能力与水平,如何确保生物医学研究符合科学和伦理的标准,如何充分保障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是当前摆在各单位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帮助各单位科研及新技术新项目伦理审查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熟悉最新伦理审查法规、监管要求,提升执业能力,切实解决伦理审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效提高伦理审查质量,更好的改善医患关系、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医药法律与伦理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人文培训工程专家委员会支持的“全国医学科研与新技术、新项目伦理审查专题培训班”即将举办,届时将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授课,并就大家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进入深入解答,诚挚邀请各单位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形式
届时全程采取线上直播形式进行,且支持七天回放时间。请有意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尽早安排报名,通过实名认证进入直播间并记录学习时长。
二、参会对象
各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药企涉及科研及新技术、新项目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医学伦理审查相关工作人员,科研及新技术新项目伦理和医学伦理学教学与研究相关专业人员。
三、培训时间
第一期 2022年12月24日—25日 线上直播(支持回放)第二期 2022年12月27日—28日 线上直播(支持回放)
四、培训考核和证书
学员需全程参与全部课程的学习,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由中华医学人文培训工程专家委员会颁发的培训证书,共计16学时。
五、培训费用及方式
参加培训每位学员需缴纳培训费1800元/人/期;培训结束后一周左右开具电子发票发到报名预留的邮箱。
1.培训费支付二维码
2.公对公转账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东四支行
户 名: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账 号:0200004109004621996
备注:科研技术伦理审查
六、联系咨询
联系人:许老师 010-69366182 18511501581(微信号)
孙老师 010-51322678 15110283870
报名邮箱:xhhz1989@163.com
附件 1.中华医学人文培训工程简介
2.报名回执
3.教学安排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22年11月9日
附件1:
中华医学人文培训工程简介
“中华医学会医师培训工程”项目由中华医学会主管、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主办,其目标是提升我国医师的临床诊疗和服务能力,已被列入中华医学会事业发展“十四五”暨第二十六届理事会五年工作规划。
“中华医学人文培训工程”是“中华医学会医师培训工程”的子项目,于2022年启动。医学人文工程汇集理论界、实务界的医学人文培训专家,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医务人员提供医学人文培训。建设多模式、分层级的专项培训,注重医学人文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以实务问题为导向,以实践案例分析为方法,既做系统的理论知识讲授,也做实务问题分析,还注重实践经验分享。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改变医务人员与患者打交道的态度、内容、方式和方法,让医务人员在医疗执业过程中树立权利意识、规则意识,用患者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贯穿在医疗活动之中,用伦理规范、法律规范指导医疗决策,促进医患双方的了解和沟通,达成合理的、现实的、充分体现患者利益的医疗目的,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从而促进医疗服务自身目标的达成和实现,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助推中国医学人文的高速发展。
附件2: 报名回执表
全国医学科研与新技术、新项目伦理审查专题培训班
经研究,我单位选派下列同志参加培训:
单位名称 |
|
|||||
联 系 人 |
|
电话 |
|
|||
手机号码 |
|
传真 |
|
|||
电子邮箱 |
|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务 |
手机 |
身份证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加期次选择请画“√”:第一期 £ 第二期 £ |
||||||
发票抬头: 纳税人识别号: 快递地址/收件人(线上培训填写):
|
备注:1.本表复制有效,请填好本表并及时回传确认报名;
2.咨询电话:18511501581(微信号),联系人:许老师;
3.报名邮箱:xhhz1989@163.com。
附件3:教学安排
全国医学科研与新技术、新项目伦理审查专题培训班(第一期 )
培训时间 |
培训内容 |
授课老师 |
|
12月24日 上午 |
8:45-9:45 |
◆伦理审查最新法规要求与管理 |
蒋辉 |
9:45-9:5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9:55-10:55 |
◆医学论文和诊疗案例相关伦理问题的审查 |
蒋辉 |
|
10:55-11:0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1:05-12:05 |
◆科技伦理治理视域下的科研诚信要求及失信行为 调查处理规则 |
刘俊荣 |
|
12:05-12:1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2月24日 下午 |
14:15-15:15 |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伦理审查与案例分析 |
刘俊荣 |
15:15-15:2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5:25-16:25 |
◆科研全过程的伦理管理 |
盛艾娟 |
|
16:25-16:3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6:35-17:35 |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要点与案例分析 |
盛艾娟 |
|
17:35-17:4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2月25日 上午 |
8:45-9:45 |
◆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应用及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
张新庆 |
9:45-9:5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9:55-10:55 |
◆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与临床转化的伦理问题 |
张新庆 |
|
10:55-11:0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1:05-12:05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医学研究的伦理审查与案例分析 |
黄瑾 |
|
12:05-12:1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2月25日 下午 |
14:15-15:15 |
◆生物样本库的伦理审查与人类遗传资源保护 |
黄瑾 |
15:15-15:2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5:25-16:25 |
◆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审查与案例分析 |
江一峰 |
|
16:25-16:3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6:35-17:35 |
◆涉及弱势受试者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与案例分析 |
江一峰 |
|
17:35-17:45 |
总结、交流 |
全体学员 |
全国医学科研与新技术、新项目伦理审查专题培训班(第二期)
培训时间 |
培训内容 |
授课老师 |
|
12月27日上午 |
8:45-9:45 |
◆伦理审查最新法规要求与管理 |
陆麒 |
9:45-9:5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9:55-10:55 |
◆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难点与对策 |
陆麒 |
|
10:55-11:0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1:05-12:05 |
◆科研项目伦理审查现状、问题及对策 |
李晓玲 |
|
12:05-12:1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2月27日下午 |
14:15-15:15 |
◆科研项目的知情同意与伦理跟踪审查管理 |
张卓然 |
15:15-15:2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5:25-16:25 |
◆创新生物医药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与案例分析 |
吉萍 |
|
16:25-16:3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6:35-17:35 |
◆医学研究中的数据伦理考量 |
吉萍 |
|
17:35-17:4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2月28日上午 |
8:45-9:45 |
◆临床新技术、新疗法的伦理问题及其伦理监管 |
崔焱 |
9:45-9:5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9:55-10:55 |
◆研究或临床剩余生物样本二次利用的伦理审查 |
崔焱 |
|
10:55-11:0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1:05-12:05 |
◆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与案例分析 |
唐健 |
|
12:05-12:1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2月28日下午 |
14:15-15:15 |
◆公共卫生领域科学研究的伦理审查要点与案例分析 |
唐健 |
15:15-15:2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5:25-16:25 |
◆干细胞/免疫细胞治疗研究伦理审查与案例分析 |
周吉银 |
|
16:25-16:35 |
提问、交流 |
全体学员 |
|
16:35-17:35 |
◆病例报告的伦理审查要点与案例分析 |
周吉银 |
|
17:35-17:45 |
总结、交流 |
全体学员 |
*授课专家简介(按先后顺序)
蒋 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伦理委员会秘书,专注于医学伦理和
医院管理。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20 多篇,为《伦理委员会制度与操作规程》(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研究伦理审查案例解析》和《临床实践伦理案例解析》等书籍编委;兼任《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青年编委会委员兼副秘书长、福建省医学伦理分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临床研究委员、中国伦理学健康专委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生命伦理专委会理事,丁香园卫生事业和医院管理版荣誉版主等社会职务。
刘俊荣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人文培训工程专家委员,广东省医学人文培训中心负责人,担任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伦理学试题开发专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医务社会工作研究会会长、广东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法学会卫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医院协会医学伦理与文化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副主编、《医学与哲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特邀编委等。
盛艾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伦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华医学人文培训工程生物医学研究伦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从事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工作相关工作10余年,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北京佑安医院伦理审查体系的搭建和维护运行的核心人员之一。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药研究伦理审查体系(CAP)”的评审员、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监督检查员等,兼任北京医学伦理学会医学伦理审查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学伦理学》青委、《中国临床药理学》青委、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理事等。参编《伦理委员会制度与操作规程》(第四版,副主编)、《伦理审查体系认证标准与审核指南》等著作。参编《北京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管理规范》、《北京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工作指南》、《临床研究伦理协作审查共识(试行版)》、《临床试验安全性报告工作指引(试行版)》、《方案偏离的处理于报告工作指引》等临床研究和伦理审查规范文件。积极探索伦理审查互认、区域伦理委员会、委托审查等提高伦理审查质量和效率的措施。参与十三五 重大新药创制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抗艾滋病病毒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建设”、“1.1 类抗耐药菌感染新药抗菌肽PL-5喷雾剂临床研究”等科研课题。发表《伦理委员会办公室在提高伦理审查中的作用》、《委托审查的实践与思考》等多篇文章。
张新庆 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公卫学院和英国学术院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生命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和医疗卫生政策实证研究,在Bioethics等中英文期刊上发表医学人文类论文一百余篇,出版《基因治疗之伦理审视》等专著。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干细胞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伦理审查委员会委员。
黄 瑾 药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现任职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主任,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人文培训工程专家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伦理审查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伦理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研究伦理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药学会中药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伦理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伦理医学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伦理审查体系认证(CAP)检查员;《中国药业》常务编委。自2005年起开始从事伦理委员会规范化管理、国际接轨评估和能力提升工作,曾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WIRB学习伦理审查和管理。曾负责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新药创制重大专项伦理委员会建设分项目课题2项、上海市科委等各级基金课题9项。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主编《最新药品注册工作指南》(第二版)、副主编《涉及人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指南》、《伦理委员会制度与操作规程》等专著6部。2015年上海市伦理学会首届“医学伦理青年人才”获得者,2017年上海市伦理学会“医学伦理青年学术带头人”,2020年度上海市医学会“优秀秘书”。自2014年起,参加上海市卫健委50余家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督导检查工作。
江一峰 副研究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医学硕士。先后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综合处副处长兼党办副主任、科研处副处长兼伦理办公室主任、设备与物资采购处处长。从事医院管理研究与教学,2012年美国西部伦理委员会(WIRB)访问学者。现为WIRB国际独立顾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伦理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试验分会常委,上海市高风险医疗技术伦理实践基地负责人,上海市器官移植伦理实践基地负责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负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上海市卫健委科研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陆 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伦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华医学人文培训工程生物医学研究伦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伦理审查委员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试验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研究伦理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聘任秘书,国家药监局NMPA伦理培训讲师,美国西部伦理委员会访问学者、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加拿大渥太华医学院访问学者、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作为第一负责人参与局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3本,2015年首届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医学伦理青年人才奖”。
李晓玲 医学博士,主任药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伦理办公室主任。北京医学伦理学会医疗新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伦理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伦理学分会审查学组委员会委员,北京药学会安全评价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GCP核查专家。
张卓然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伦理委员会秘书,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伦理办公室秘书,中华医学人文培训工程生物医学研究伦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医学伦理审查互认联盟秘书,北京医学伦理学会伦理审查分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伦理审查委员会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生物医学研究创新发展伦理建设委员会委员,DIA中国临床研究伦理工作组成员,研究方向:临床研究的伦理管理、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执笔/参编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医学伦理学会的伦理审查共识/规范5部。
吉 萍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深圳)副所长;深圳市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委员(对外交流学组副组长)、世界医学会医学技术伦理工作组中国专家、中国医院协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医学会科教管理专委会委员、深圳湾实验室医学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伦理学》青年编委副主任委员、《医学与哲学》杂志青年编委、Psychosomatic Medicine Research青年编委。自2016年,致力于为深圳市建立第一个专业化的临床研究技术支撑平台,并推动深圳医学研究伦理监管与审查体系建设。在新药临床试验及国内、国际合作学术性临床研究项目的开发设计、规范化实施与质量控制、伦理审查与监管体系建立等有丰富经验。 曾任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项目开发与管理部副主任,北京大学受试者保护体系质量保证办公室主任。
崔 焱 博士、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生命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肝病中心副主任医师,2014年美国西部伦理委员会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人文培训工程专家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伦理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伦理学会委员医学技术伦理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康复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青年编委。在临床研究伦理、器官移植伦理、医疗新技术伦理、伦理互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及探索工作。主持北京市卫健委伦理质量提高项目、北京市医管中心协同发展中心协同创新支撑体系建设项目。 参与多项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科技部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平台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唐 健 哲学博士,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医学伦理与法学系副主任,从事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做访问学者,目前兼任中华医学人文培训工程生物医学研究伦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国际标准化病人导师协会(ASPE)认证导师与国际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青委会学组副组长,天津市医学伦理学会、天津市医学会医学人文分会秘书长,《医学与哲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青年编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市卫健委家医团队能力建设质控中心委员,在多家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伦理审查与咨询活动。
周吉银 副研究员、博士后,英美访问学者,硕导,陆军军医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人文培训工程生物医学研究伦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学组委员,《中国医学伦理学》青委副主任委员,《医学与哲学》青委委员和中医药研究伦理审查体系(CAP)认证审核员。长期从事医学伦理学工作,著有《人类健康相关研究的伦理审查挑战及对策》,主持陆军军医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3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伦理SCI论文2篇和伦理中文40余篇。曾多次在“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学术年会”等做大会报告。